
持分土地買賣,分別共有、公同共有土地、房屋買賣,疑難土地處理
〔記者廖雪茹/新竹報導〕新竹縣竹北市曾小姐投訴,質疑縣府在101年撤銷徵收溝貝段371-4地號土地,因界址南移,導致她持有的合法建物變成越界建築,不僅面臨拆屋還地的窘境,也影響原有土地買賣;如縣府仍不積極處理,她將串連其他地主表達抗議。
曾小姐說,她現有的房子是92年時,在父親贈予她的371地號上興建,自側溝到石砌駁坎16米寬,建物依規取得建照和使照,同時並申請「建測」,沒想到,101年卻被告知,房屋土地部分位在371-4地號,因縣府撤銷徵收還給原地主-她的叔叔,導致她被迫拆屋還地或是向叔叔價購,而她的地變成往南移。
曾小姐認為,她家後方的駁坎自日治時期即存在;因不服縣府的說法,她向相關單位調閱農林航空圖、日治時期的地籍圖等資料,質疑國土測繪中心的371地號重劃前地籍圖經界位置,因圖根點位移,導致她的地跟著位移,她更質疑「371-4土地是侵占371等筆土地」。
縣府地政處表示,水利署第二河川局在75年起,陸續辦理鳳山溪治理計畫逕為分割及徵收,99年委託縣府辦理撤銷逕為分割,將371-1分割出371-4,並在101年依規登記撤銷徵收,並發還原土地所有權人;曾小姐對土地鑑界結果有疑義,申請鑑界再鑑界,但結果無誤。
地政處說,天然駁坎有可能變動,仍應以地籍圖為準,以維護土地所有權人的權益。另曾小姐申請「建測」是建物測量,並非鑑界;為避免類似爭議再發生,也呼籲日後起造人申請建、使照時,應依規申請鑑界,以保障自身權益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